北化教授化身“高中老师”,研支团接续扎根草原,师生齐上阵只为这件事……

作者:党委统战部来源:统战部发布时间:2020-10-1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北京化工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自2012年定点帮扶科左中旗以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积极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组织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优秀学生赴科左中旗深入开展系列教育扶贫工作,协助当地补齐基础教育短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教育扶贫帮助科左中旗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北化力量。

1603115798(1).jpg

对参加这场讲座的很多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洋面孔”,并且还是能说着一口流利中文、拥有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的教授。但很快,大家就被他幽默生动的讲述和“神奇”的化学实验吸引住了:“大象牙膏”“捉妖记”“穿云箭”“法老之蛇”……化学试剂在他的手中不停变换颜色并伴随着奇妙的反应现象。

1603116059(1).jpg1603116074(1).jpg

图为戴伟教授科普讲座

  

这是北京化工大学在科左中旗举办的一场高端科普讲座,邀请的正是在网络上拥有百万粉丝的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博士。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多措并举,把教育扶贫作为帮助当地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以教育扶贫为重要途径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2019年起,聚焦科左中旗基础教育的难点、也是扶贫扶智的重点——高中教育,学校集中优质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以科左中旗唯一一所汉授重点高中——保康一中为试点,实施了“心桥工程”教育教学共建项目。

1603116106(1).jpg

图为“心桥工程”启动仪式


“北化教授就是我们的及时雨”


 “老师们,根据上次的调查,教学的短板集中在圆锥曲线和函数导数应用这部分。在接下来的两节课中,我们专题研讨圆锥曲线篇与导数应用篇。”主讲人的声音和画面清晰地出现在了屏幕另一端的保康一中会议室中。

1603116255(1).jpg

图为赵丽娜老师高考题目分析视频课

  

为了这一场跨越近千里的共建分享课,北京化工大学的部分老师和教授们拿起高中教材,进行集体备课,在从事教学科研之余,和当地老师一道为高考“把脉”。“我们希望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传递给贫困地区的老师,让他们成为火种,点燃贫困学子的梦想。”北京化工大学赵丽娜老师如是说。

这是一支教育扶贫的骨干力量,他们中有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高考指导教师2名,教授8名、副教授15名、资深讲师近20名。先后已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培训讲座60余场,培训保康一中教师1200余人次。

据了解,“心桥工程”是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学校与化院附中“大手拉小手”的共建模式,吸取其成功经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5+2+N”的模式开展帮扶工作。

其中,“5”指的是五门学科一齐共建,“2”是线上视频培训交流和线下面对面对接指导双管齐下,“N”指的是在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指导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实验教学设计、实验设备捐赠等多个维度同时进行帮扶。将大学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与高中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同步进行

1603116268(1).jpg

图为我校金鑫老师现场教学指导

  

“通过对保康一中的共建帮扶,可以帮助当地高中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帮助科左中旗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北京化工大学“心桥工程”项目团队杜振霞老师用“三帮助”概括说明共建的意义。

“心桥工程”脱贫攻坚行动受到了科左中旗各单位的热烈欢迎,保康一中的化学教师薛淑玲在一场讲座结束后激动地说:“有了北京化工大学的精准帮扶,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北化教授就是我们的及时雨。”

他们搭建的这座连接北京与科左草原的“心桥”,也是联通当地群众通往幸福生活的“脱贫之桥。”活动的受益人不只是保康一中的老师和学生,还有这些孩子背后的家庭,并逐渐成为增强贫困地区扶贫成效“造血机制”的示范。

1603116360(1).jpg
图为孟庆云老师在保康一中开展讲座


教育扶贫不能“浅尝辄止”


“心桥工程”为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引导更多教师参与脱贫工作提拱了新思路。本批参与教师中,民主党派成员占比近二分之一,张丽丹教授就是其中一员。

今年63岁的她已经多次前往保康一中为孩子们开展励志讲座并为科左中旗全体中学化学教师做关于中学化学学科建设的专题报告。在她看来,高中和大学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此“让大学和高中携起手来,陪着孩子走好这段重要的人生之路”显得很有必要。

1603116388(1).jpg
图为张丽丹老师讲座现场

今年9月,她和同事们带着学校为保康一中捐赠的实验仪器再次启程。而为了确保仪器不受损,她就和大家一起把报纸碎片揉成纸球塞在箱子里作为缓冲材料。办法虽“土”,但效果不错,也很省钱,因为他们认为:“扶贫的钱,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儿’上。”

1603116404.jpg

  

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协助保康一中完成化学、物理、生物三门学科实验内容的提升,围绕高中知识点设计教学实验20项,捐赠实验装置20套件。并由学校出资17万元,帮助完善化学、生物实验室建设。

教育扶贫不能“浅尝辄止”,停留在表面功夫上,需要不断结合实际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也浸润着北化师生的心血和热情。

1603116531(1).jpg
图为我校教师设计实验项目,打包仪器设备

1603116550(1).jpg

图为我校教师手把手指导实验教学

北京化工大学大外部的张雅凝是土生土长的内蒙人,在得知保康一中英语教学水平欠缺,存在严重短板问题后,她立即报名加入了高中英语课程指导团队。“那里的孩子很好学,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在进步。”

他的丈夫张洪兵教授是北京市“师德标兵”、文法学院大外部主任,看着妻子和同事们热火朝天的备课场面,他也坐不住了。“不能让孩子们被高考英语绊住了脚,我们力所能及的努力,就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甚至是家族的命运。”

1603116565(1).jpg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不熟悉高中教学方法的战可涛老师向在高中担任物理老师的妻子请教备课;鄢红老师以“科研”的精神研究试题,找到每一道高考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整理出文献综述;已经退休的林静老师因家里网络问题不能进行线上培训,专程赶到学校来参加;姜姗姗老师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邻居照顾,自己却去了保康教育别人的孩子……

帮孩子们“考上大学”是教育扶贫最朴素直接的目的,每位老师都像家长一样,本着“能帮一个是一个,能提一分是一分”的心态,始终牵挂着这群可能并不相识的孩子。

1603116576(1).jpg

图为林静老师在查阅高中教案

  

2020年7月28日,北京化工大学收到了来自保康一中的喜报:2020年,保康一中共有315名学生的高考成绩超过了内蒙古自治区高考本科录取分数线,比2019年多了93个人,本科上线率从2019年的32.03%提升到48.84%。

“搭一座桥”“引一只鸿雁”已经成为北京化工大学“六位一体”扶贫模式中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在教授们成为“高中老师”之前,一群北化学子早已背起行囊奔赴草原开展支教,他们化作“鸿雁”,寄去了来自北京的问候。


“让他们能走进大学,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是一场从2015年就开始的支教“接力跑”,先后有六届21名研究生接续参加。课堂上他们是孩子们眼中“北京来的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播种梦想;课堂外他们是老乡家里的“扶贫工作者”,不仅嘘寒问暖,更解决现实问题。

1603116590(1).jpg

图为第二届研支团成员阎育阳《最初的梦想》专题分享会

前几年,他们最害怕看到教室里有了空座位——那意味着又有学生不来上学了。第二届支教团成员阎育阳的班上就曾有几个同学辍学去北京打工,“虽然把他们劝回来了,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她现在回想起来,心里也会觉得难受。

然而,最触动他们的是,一次家访时看到空荡荡的房间内只有一床土炕,一面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奖状。太多的不幸压在了姐妹俩的身上:父亲早年去世,母亲长期在外地打工,只有她和姐姐住在救济房里相依为命,每个月靠低保生活。

1603116839(1).jpg1603116850(1).jpg

图为研究生支教团走访学生家庭并为学生发放助学

于是,在学校的支持下,支教团成员决定用各种方式筹集资金,成立“鸿雁”助学金,帮助这些家境贫寒但品学兼优的孩子。几年过去,已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超过7万元,其中有不少是他们自己的奖学金。“让他们能走进大学校园,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支教团成员张宇这样表达他们的初衷。

1603116863(1).jpg

  

图为2019年研究生支教团设立“鸿雁”助学金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603116873(1).jpg

图为第五届支教团团长刘心照为150多名学生

募集近2万余元爱心物资

他们既是科左中旗脱贫攻坚的参与者,也是这里脱贫过程的见证者,贫困正在他们的眼前“节节败退”。第一届研支团成员王磊回忆说:“2015年我刚来时,校门口是泥泞不堪的土路,孩子们吃的也不好。现在校门口有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大家碗里的肉也明显多了……”

此外,作为研究生支教的有效补充,学校将专业实习与教育扶贫相结合,积极推进短期支教实习活动。2019年,组织41名社体专业本科生分赴当地5所学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支教实习活动,发挥各自专业所长,协助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文体活动。 

1603116885(1).jpg1603116895(1).jpg

  

截至目前,北京化工大学共派出长期支教学生21名、短期支教学生100余名,2020年9月,在原有的支教扶贫基础上,增设科左中旗努日木中心校和宝龙山中学2个支教基地,并增派研究生3人。五年来,研究生支教团累计教学超过4000课时,历次考试中支教团成员所带班级均名列年级前列。

同时,支教团成员利用自身优势在服务地精心打造“第二课堂”育人品牌活动,开设“育阳阅读班”、美术兴趣小组、篮球课等6个选修课;帮助成立了科左中旗中小学中的第一支“国旗护卫队”,并召开“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班会90余课时,为团员讲授团课20课时,用青春引领成长。

1603116906(1).jpg
图为第四届支教团成员洪潇与孩子们共度国庆

1603117176(1).jpg

图为由研支团组建的保康第三中学国旗护卫队

在全旗运动会上出旗

1603117187(1).jpg

图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组建保康第三中学美术兴趣小组

疫情期间,学校一线教师、支教研究生更是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帮助科左中旗初、高中生开展居家学习,尤其是指导高三学生全力备战高考,创新性地开启了“云端教育扶贫”新模式,即使在春节期间也保证交流“不掉线”。1603117197(1).jpg

图为刘长霞老师通过网络开展高考试卷试题分析讲座

1603117207(1).jpg

图为疫情期间持续开展网络培训指导

保康一中教师通过手机参加网络视频培训

1603117217(1).jpg

图为疫情防控期间第五届支教团成员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1603117231(1).jpg

图为第五届支教团孙铭泽为保康第三中学

捐赠2000个爱心口罩

北京化工大学脱贫攻坚工作既聚焦“大扶贫”,也着力“重精准”,重点发挥高等学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在“精准扶贫”和“深度扶贫”上下功夫。积极发挥高校科教扶贫和产业扶贫的“王牌”优势,聚焦重点、创新机制、突出特色、整合力量,积极帮扶贫困地区在“输血”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从根本上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